致常州的绿茵追梦人:
当你们在新龙湖足球公园的夜灯下挥汗如雨,当你们在 “苏超” 赛场为每一个球权拼尽全力,当你们带着多特蒙德青训的国际视野回到校园课堂 —— 你们奔跑的每一步,都在为这座城市注入澎湃的力量。
在常州队的阵容中,我们看到的不是职业球星的光环,而是无数普通人的热血与坚持。建筑公司总经理张睿,白天在脚手架间穿梭,夜晚在球场上突破防线;气动元件工程师俞耀,下班后拎着球鞋直奔训练场,用 6 场比赛诠释 “上场就全力以赴” 的信念;小学体育老师迟升,将课堂上的耐心化作防守时的坚韧,让孩子们眼中的 “超级英雄” 有了具体模样。
这些来自不同行业的 “双轨人生”,正是常州足球最动人的注脚。他们在写字楼与训练场之间无缝切换,将建筑行业的严谨、工程师的细致、教师的责任感融入每一次传球与拼抢。正如张睿所言:“建筑工地的严谨和绿茵球场的激情,都教会我责任、协作和永不言弃。” 这种源于热爱的坚持,让常州队在 “苏超” 赛场虽未破门却赢得尊重,让 “常州素质” 与 “常州热度” 同样耀眼。
今年 3 月,当常州队与新疆克州球队在 “丝路新程・筑梦绿茵” 邀请赛上相遇,足球不再是单纯的竞技,而是跨越 4800 公里的文化纽带。从揭幕战 3:1 战胜乌恰县队,到点球大战力克阿图什队夺冠,常州队不仅赢得了奖杯,更用绿茵场上的交流,让江南水乡的灵动与帕米尔高原的豪迈碰撞出友谊的火花。
赛事期间,两地球员共同参观常州博物馆、青果巷,在大运河畔感受历史底蕴;走进足球训练基地、青训俱乐部,共商足球发展蓝图。这种 “体育 + 文旅” 的深度融合,正是常州落实《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的生动实践 —— 未来三年,我们将年均举办超 500 场赛事,新建 100 片场地,推动足球成为连接世界的城市新名片。
当钟楼区的小学生们在多特蒙德教练指导下练习 “克鲁伊夫转身”,当荆川小学女足姑娘们在 “省长杯” 赛场崭露头角,常州足球的未来正在悄然生长。依托多特蒙德百年青训体系,我们构建起 “校本课 — 社团课 — 校队 — 市队” 的四级培养网络,每周开设 60 余节足球课,惠及 3000 余名学生,让足球从兴趣变为成长的阶梯。
这种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模式,正在结出硕果:有光实验学校 “梦想家” 队斩获南京 “城墙杯” 冠军,钟楼区 30 余名体育教师接受德甲教练轮训,23 名女足小将正式加入市队梯队。正如副市长蒋鹏举所言:“青训不仅是人才孵化器,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。” 我们相信,今天绿茵场上的雏鹰,终将成为明日中国足球的栋梁。
从新龙湖足球公园 75% 的场地使用率,到 “苏超” 赛事线上直播超万人观看;从球迷助威团夜以继日合练助威节奏,到 “恐龙军团” 创意互动燃爆看台 —— 常州人对足球的热爱,早已超越胜负,成为城市精神的一部分。
这份热爱,让我们在连败时依然高唱 “进一球!得一分!赢一场!”,让我们在赛后自发清理看台彰显文明底色,更让我们在《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中许下承诺:到 2027 年,全市校园和社会足球场将达 700 片,青少年注册运动员突破 1000 人,足球产业规模实现质的飞跃。这是对未来的郑重投注,更是对每一位追梦人的庄严回应。
结语:
亲爱的绿茵追梦人,你们或许没有职业球员的光环,或许尚未品尝胜利的滋味,但请相信:你们在晨光中奔跑的身影,在暴雨中坚守的姿态,在挫折中挺直的脊梁,都是这座城市最耀眼的勋章。正如常州奥体中心看台上那面 “我们认输不认怂” 的横幅 —— 每一次全力以赴的冲刺,每一滴浸透队徽的汗水,都在书写属于常州的足球史诗。
让我们继续携手前行,以足球之名,聚城市之力,在丝路逐梦的征程上,留下更坚实的足迹!
姓名 *
邮箱 *
网址
2025-08-17
2025-08-17
2025-08-17
2025-08-17
内容